和康资讯
首页 > 和康资讯 > 行业资讯

0571-87675536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发展三大制约要素

浏览次数:990   日期:2013-04-23

2013年4月2日,2013上海医疗保健旅游大会在上海市光大会展中心召开,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到会,并就中国民营医院发展的现状、制约民营医院的要素以及对于多元化办医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发表大会演讲。以下是演讲的部分内容:
       我们知道五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因为国家的政权的更迭把解放前很多的医院收回国有,几乎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中国医院里面只有一种模式是公立医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老百姓的生活发展,各方面的需要,开始逐渐有民营医院发展,直到今天非常多的民营医院机构的出现。今天我们这个活动也会招商引资很多国外的资本,国外的技术。
       按照《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来看,2011年民营医院门诊量和急诊量已经上升到大概占总的服务量9.1%。服务量已经占到10%左右。
       民营医院的一些关键数字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目前民营医院有接近9000所,占所有医疗机构的38%,那是很高的。机构的数量非常庞大。但是它的床位数倒不是很多,大概占12%左右。我们的民营医院规模比较小,卫生技术人员也比较少,服务量,刚刚说的是门诊量,祝愿量是1132万人次,占7.4%。
       但是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到卫生部到各个地方,都非常鼓励,多元化办医,社会资本办医,包括今年3月1日,我们在厦门陈竺部长,参加了社会化办医的活动,民营医院的发展,非公立医院的发展,是呈现一个比较好的态势。
       “去年6月21日,陈竺部长也曾经在武汉一家比较着名的民营医院开过现场的办公会议,推进社会化办学,医改司要求未来在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在符合准入标准条件下优先考虑由社会资本举办。一些增加了比如说旅游医疗、养老、比如说康复这些可能会对非公立资本的进入会给予相应的优惠。这是民营医院目前的现状。
       但我想特别方向的是现在民营医院发展的制约的要素。我个人觉得有三大制约要素。
       第一,我国缺乏对民营医院的顶层设计。第二个要素是部分民营医院的公信力有待进一步改善。第三部分,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不高。
       下面详细展开一点,民营医院到底民营医院的定位什么是?保基层、建机制,到底是定高端,今天上海这个活动的定位就定位是高端,有些非常是非盈利性的医院拿着跟公立医院差不多类似的竞争的位置。民营医院的定位我们首先要清楚,我们要思考。第二个非营利医院和营利性医院的投资除体,到底是公法人,私法人还是企业法人,我们没有明确的定义。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比例是多少,还是自己发展到多少算多少。我觉得应该从顶层设计,国家的层面来进行考虑。第四个是目前法人的属性就是民营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它的养老、它的退休,我们民营医院的医生如果他养老、退休以后跟事业编制差两三倍就会制约我们民营医院发展,这是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还有他的职称的晋升,科研基金的申请,他的一些其他的学术上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制约。还有财政方面的扶持,比如说公立医院可以有一些贷款,而民营医院自己靠自己,没有土地拨款、财政拨款。这些问题其实本身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自己解决不了的,必须要政府从高端从顶层设计来进行通盘的考虑。
       正因为缺乏顶层设计,所以这里就产生了一些问题。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比例,民营医院的机构数35%几,但服务能力只占10%,10%的服务能力,和90%的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很难与公立医院对抗,公立医院的垄断性依然存在,我们看到近一两年虽然公立医院的数量没有增加,但是床位量大量增加,而且增加的数量比民营医院增加的还多,加强了它的垄断地位,产生了虹吸效应。
       这里稍微简单一点,医疗服务,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我们知道三种商品,一个是公共产品,Public Good,一个是准公共产品,一个是私人产品,从公共产品,传染病就是公共产品,最近上海说有两例患者死于H7N9就是传染病,传染病你不治是你的问题,但别人也会被传染,所以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政府来投资服务的产品。
       私人产品,比如说旅游医疗、我们的保青春,这些私人产品你有钱你就做。
       最模糊的就是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谁去做,谁去提供,我们这里面比较有模糊的定位。导致目前出现一些市场的现象。
       目前虽然有很多地方鼓励民营医院,国务院有很多文件,卫生部也有相关的文件,地方政府真正出台,可实施、可操作的民营医院落地的不太多,我知道北京出台了十八条,温州有十一条的配套文件,上海也出台了高端的一些民营机构,就是非政府的投资,在上海有两个高端的国际医疗区,一个是在浦东的南汇,一个是新虹桥,那是很多地方,对于民营医院真正实施的细则,还是没完善,甚至我个人在跟一些卫生行政官员谈的时候,他们无意中说我们怎么怎么样,他们怎么怎么样,在他们的心目中很自然的流露,当他提到我们和他们的时候,他已经把民营医院排斥在主导地位以外。其实更多是从政府行政部门,从顶层设计,我们有一个需要改善的空间。
       第二个要素民营医院本身自己的公信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社会形象欠佳,有些民营医院还是比较小、有些虚假的广告。第二个缺乏长远品牌战略,言过其实的广告,小的民营医院有医托拉病人,没病检查出病。当然不是全部的民营医院,是有部分民营医院有这样的行为。
       民营医院虽它有接近9000家,8000多家民营医院。但是它的床位数在100张以上的,只占所有民营医院的12%,所以民营医院存在着一个小,乱,和散的情况。而且分布之间也不平衡,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民营医院规模比较好,技术比较强。但在内地的一些民营医院特别小,30张病床,50张病床也算一个医院。
       民营医院还有一些投资,我分为草根民营和机构性民营。草根民营就是有些民间的资本,可能几千万,就来投资,他们希望这个医院听说医院赚钱比较多,就投资这家医院,他们希望医院赚的钱比投他的百货公司,投资他的餐饮赚得多。如果抱着这样思路来进行投资医院的话,他们肯定缺乏一种长远的医院的品牌规划和品牌战略,当然我们也很惊喜地看到,新加坡的战略性的投资集团,台湾的,国际上的大的医疗机构的投入,他们是看长远的。
       “诚信经营有待进一步加强。最近在互联网上,包括在微博上也有一个随时曝光虚假医疗广告,很多民营医院在百度上面,可以竞价排名,输入进去以后就跳到那些民营医院,结果仔细一查,他们所吹嘘的,他们所能治疗的那些疾病,有一部分是言过其实的,所以诚信危机。
       因为这样的话,社会形象欠佳,但社会形象欠佳,我觉得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因为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违规的民营医院违法的成本比较低,所以他们继续,做一种虚假的宣传。
       第二个,我认为是媒体,因为有些媒体,晚上的一些电视台上也可以看到报道各种各样不孕不育,男科、女科,包括网站,其实网站也是媒体,很多民营医院自己建立一个虚假的网站虚假的微博,甚至百度这样的大公司一样有很多的虚假广告在里面。
       第三,行业组织缺乏对民营医院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因为我所在的中国医院协会,我们应该组织好的行业协会,树立行业的标杆,大家向好的行为看齐,对不好的民营机构我们要有一定的公示。行业内部大家都知道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
       第三个制约要素就是服务能力不高,服务能力不高,是因为技术比较落后,制约服务能力的发展,因为它有事业编制,制约人才引进。它的设备落后,有些高端的科技可能设备不能引进来,也比较难获得国家的科研基金,但我所知道的,像北京有一家医院是三博脑科医院,他们被卫生部评为国家重点的专科,也申请到国家的科研经费。这是少数的。
       还有医保起付线不同,报销比例不同,这些都是制约民营医院服务能力的问题。
       第三点,民营医院目前的人才结构,称之为哑铃型的结构,上面的是高级的,已经退休的医务人员,底下的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中间是一个哑铃状的,两头粗,中间细,中间的是年富力强,正当年的,科主任30、40岁的医生,他们不愿意去民营医院。所以导致民营医院的人才结构不稳定,未来事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大家不愿意来。但这个现象我们也逐渐看到在突破。上海有一家医院,上海浦东一家蛮大的医院,血管外科的主任,叫张强,前不久刚刚辞职,离开公立医院到一家民营医院去,一家外国的医院去做,而且他在微博上说了他的感受。我们也看到,北京协和医院几位医生辞职,到深圳自己创业他们的医疗机构。这些当然,还有很多是因为医生的多点执业,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光有房子不行光有设备不行,我们需要人才,但是人才大家都是往公立医院好的发展去。因为医学本身是需要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必须是一种学习能力强的组织。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刚进入一家医院十年后出来的是一个高端的有医学专长的医学专家,如果你进了上海的中山医院十年后出来就是高级的医生,进了瑞金医院出来就是高级医生,但你进入了民营医院十年后出来的是不是高级医生呢?正因为我们有一个问号,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制约了民营医院的发展。外国医生在中国有语言方面的问题有成本的问题,还有培养机制,一种是培养机制一种是拿来主义用的。
       我们比如说厦门长根医院长期十几位台湾的医生在厦门看病,他们拿的是台湾的工资在厦门看病收的是大陆的挂号费,一个病人就收几块钱的挂号费,十来块的挂号费,长期来说怎么样。这对于机构性的投资者愿意忍受,十年五年愿意忍受,但是草根民营希望快回报的,就不一定能够忍受这样的现状。
       最后一点,我想讲讲,我对于多元化办医的一些建议。
       有三点建议,第一点一定要界定营利性和非硬性性的区别。第二个要合理调整所有制结构比例。第三个,要完善医疗慈善投资环境。
       这是我曾经在2011年,在一本杂志,《医学与哲学》上我做了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我把它综合起来。
       我们第一个一定要区别投资主体,哪些是投资盈利性医院哪些投资非营利性医院。这里头我列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公立医院,他们应该是由公法人,也就是政府来投资,如果是非营利的民营医院应该是私法人,比如说台湾和香港叫的财团法人,非盈利的基金来投资,最右边的如果是投资营利性医院应该是企业法人投资的,最后一个和中间的这个有的时候是混在一起的。有商业机构,企业法人也来投资非营利医院会导致挂羊头卖狗肉,说是办非营利实际上有关联交易,不同的形式把他的利润转移出来。
       如果是多元化办医,都走高端的话,当然也很好,但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因为多了一些医院来提供医疗服务,能解决看病难,但解决不了看病贵的问题,但是解决看病贵也不是医院本身能解决,更不是民营医院所能解决的。
       列出这三个不同的系统,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我们一定要考虑,哪些是来帮助政府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还有哪些是可以帮助政府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二元结构的调整。前面说了,如果是九比一的服务能力的对比,民营医院永远是上不来,我个人做过一些分析和研究,我个人认为,公立医院最好比例占到50-60%左右。而非营利的民营医院大概占25-40%。然后,营利性的医院占20-30%,今天的主题的论坛,应该是属于最底下的,当然因为有很强的计算的方式,我这里就不展开。文章里头有详细地说明。
       这里我就不展开来讲,怎么算出来就不展开。完善医疗慈善投资政策,慈善医疗可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慈善医疗目前在中国几乎处于刚刚启蒙的阶段,中国目前来说慈善机构都是官方办的所谓的NGO,比如说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都是官方的形式。独立的第三方的慈善机构比较少。像北京嫣然天使基金是王菲李亚鹏办的,由地方投资。将来有能力创建心连心医院,提供免费的医疗给穷人。